互助土族自治縣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加強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管理的規定,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縣行政區域內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及其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鄉,包括城市、各鄉(鎮)、村莊。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條例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鄉(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縣、鄉(鎮)人民 *** 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鄉(鎮)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中劃定。第四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注重近期建設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管理;
(二)改善和保護城鄉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
(三)傳承與開發合理推進,妥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
(四)先規劃后建設,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時序,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科學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
(五)民生優先、保障安全、防治污染和其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管理他公害,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第五條 縣人民 *** 設立城鄉建設規劃審查委員會,負責行政區域內重要的城鄉規劃和涉及城鄉規劃重大事項的研究和論證,為縣人民 *** 的決策提供依據。
城鄉建設規劃審查委員會的組成、議事規則由縣人民 *** 作出規定。第六條 縣人民 *** 城鄉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
各鄉(鎮)人民 *** 應當在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指導下,依法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
發改、國土、交通、水利、環保、工商、旅游、文體、民政、衛生、消防、人民防空、電力、通訊、給水、排水、燃氣等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配合做好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第七條 縣人民 *** 應當加強對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經依法批準并公布的城鄉規劃,服從規劃管理,并有權就涉及其利害關系的建設活動是否符合規劃的要求向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查詢。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或者其城鄉規劃編制和審批管理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或者控告,應當及時受理并組織核查、處理。
縣人民 *** 應當對在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或獎勵。第二章 規劃的編制與審批第九條 縣城鄉規劃包括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村莊規劃和專項規劃。
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以及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編制,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其他規劃相銜接。第十條 縣城鄉規劃編制和報批,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縣人民 *** 組織編制,報市人民 *** 審批;
(二)縣城市總體規劃由縣人民 *** 組織編制,經市人民 *** 審查后,報省人民 *** 審批;
(三)各建制鎮總體規劃由鎮人民 *** 組織編制,經縣人民 *** 審查后,報市人民 *** 審批;
(四)鄉、村莊規劃由鄉(鎮)人民 *** 組織編制,經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縣人民 *** 審批;
(五)縣人民 *** 所在地威遠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經縣人民 *** 批準后,報縣人大常委會和市人民 *** 備案。其他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鄉(鎮)人民 *** 組織編制,經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報縣人民 *** 審批;
(六)縣人民 *** 所在地威遠鎮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縣人民 *** 審批;其他鄉(鎮)重要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由鄉(鎮)人民 *** 組織編制,報縣人民 *** 審批;其他地塊需要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由建設單位組織編制,經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縣人民 *** 審批;
(七)專項規劃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經縣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縣人民 *** 審批。
上海市城市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之一條 (目的和依據)
為了規范城市詳細規劃的編制和審批,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詳細規劃編制和審批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有關用語的含義)
本辦法所稱城市詳細規劃,是指為實施城市總體規劃而提出具體規劃要求的地區性規劃,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指市和區、縣人民 *** 根據城市各層次總體規劃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環境建設的目標,對土地使用性質和土地使用強度、空間環境、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作出具體控制性規定的規劃。
修建性詳細規劃,是指市和區、縣人民 *** 根據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實施開發地區的各類用地、建筑空間、綠化配置、交通組織、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建筑保護等作出具體安排的規劃。第四條 (作用)
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制定。
經批準的城市詳細規劃是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第五條 (管理部門)
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以下簡稱市規劃局)是本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城市詳細規劃管理工作。第六條 (編制和審批的原則)
城市詳細規劃的編制和審批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保障社會公眾利益,符合城市防火、抗震、防洪、民防等要求,維護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市容景觀,改善城市交通,保護生態環境和城市歷史風貌。
(二)以經批準的上一層次的總體規劃為依據;上一層次的總體規劃正在作調整的局部地區,以市規劃局提出的規劃設計要求為依據。
(三)舊區改造地區的城市詳細規劃與城市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相結合,合理調整用地,控制高層建筑的數量,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公共綠地,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增強城市綜合功能。第七條 (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地區現狀分析。
(二)規劃期內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發展目標。
(三)各類不同用地的使用性質和界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允許建設的建筑類別。
(四)各地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交通出入口方位、公共停車場庫、建筑后退道路紅線、市政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的配置和地下空間開發等規定。
(五)建筑和綠地系統的布置,道路系統和交通的組織,城市空間控制要求以及道路、河道、軌道交通和主要管線工程、主要微波通道等設施的規劃控制線。
(六)文物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要求。
(七)有關地塊需要專門規定的其他要求。
位于重要地區、重要路段和居住小區的,還應當包括城市景觀和民防工程等規劃控制要求。第八條 (修建性詳細規劃內容)
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實施開發地區的建設條件分析、綜合技術經濟分析和環境分析。
(二)建筑和綠地系統的布置,道路和交通的組織,其他各類設施的總平面布置圖以及各地塊規劃控制指標。
(三)專業工程管網的空間位置。
(四)在地形復雜和地上、地下空間銜接緊密的地區,編制豎向規劃設計。
位于重要地區、重要路段和居住小區的,還應當包括城市景觀分析和民防工程具體布置要求。第九條 (技術規定)
編制城市詳細規劃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用地分類、規劃設計標準和技術規定,采用先進的規劃設計 *** 和技術手段。
本市城市詳細規劃的技術規定,由市規劃局提出,報市人民 *** 批準后實施。第十條 (組織編制主體)
本市城市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應當按照下列要求進行:
(一)重要地區、重要道路兩側以及對城市布局有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的城市詳細規劃,由市規劃局組織編制。
(二)浦東新區除中央商務區和世紀大道兩側外的城市詳細規劃,由浦東新區規劃管理部門組織編制。
(三)中心城一般地區的城市詳細規劃,由區人民 *** 組織編制。
(四)寶山、嘉定、閔行、金山、松江區和各縣人民 *** 所在地的鎮、歷史文化名鎮、獨立工業城鎮以及市級工業區的城市詳細規劃,由區、縣人民 *** 組織編制;其他建制鎮的城市詳細規劃,由區、縣規劃管理部門組織編制,其中毗鄰中心城的建制鎮的城市詳細規劃,如鎮域規劃或者鎮的總體規劃正在編制或者調整而需要直接編制的,應當按照市規劃局提出的指導性意見組織編制。
經市或者區、縣規劃管理部門同意,可以由開發建設單位委托有相應城市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
安徽省城市規劃管理辦法
《安徽省城市規劃管理暫行辦法》已經2005年12月29日 *** 第3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省 長 王金山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安徽省城市規劃管理暫行辦法
之一章 總 則
之一條 為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規范城市規劃管理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規劃管理活動。
本辦法所稱城市規劃管理,是指城市規劃的編制、審批、實施及監督檢查。
第三條 城市規劃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客觀規律,實行依法管理。
第四條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省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市、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 *** 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規劃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 *** 城市規劃委員會負責審查報本級 *** 和上級 *** 審批的城市規劃草案,本級 *** 規定的重大建設項目的選址方案以及其他需要審查的城市規劃草案。
城市規劃委員會由本級 *** 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專家和公眾代表組成。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 *** 及其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違反規定下放城市規劃管理權限。
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 *** 及其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城市規劃管理公示制度,促進城市規劃管理的公開、公正和高效。
第八條 市、縣 *** 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市、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年向上一級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城市規劃的編制
第九條 城市規劃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
(一)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 *** 組織編制,跨設區的市的城鎮體系規劃由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二)設市城市城鎮體系規劃、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由市 *** 組織編制,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三)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縣 *** 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由縣 *** 組織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第十條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遵循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規劃原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并采用先進的規劃 *** 和技術手段。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 *** 及其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招標投標、多方案比較等方式,擇優確定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
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編制的城市規劃草案,應當經該單位的注冊城市規劃師簽字蓋章,并附具公眾意見、專家評審意見采納情況的報告,方可按照法定程序報批。
第十二條 編制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應當符合上一級城鎮體系規劃的要求。
編制近期建設規劃、城市分區規劃,應當符合所在地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所在地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分區規劃的要求。
第十三條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明確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劃定城市水系、綠地、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文物保護單位等保護范圍的界線。
第十四條 城鎮體系規劃草案、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編制完成后,有關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規劃草案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并報請負責審批的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
近期建設規劃草案、城市分區規劃草案、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編制完成后,市、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規劃草案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并報請上一級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
近期建設規劃期限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年限相一致。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調整已經批準的城市規劃。確需調整的,應當先對原城市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對調整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并提出專題報告,報上一級 *** 認定后,方可編制調整方案。
調整城市規劃的強制性內容,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重新審批。調整城市規劃的.非強制性內容,應當將調整后的城市規劃報城市規劃原審批機關備案。
第三章 城市規劃的審批
第十六條 *** 應當將省域城鎮體系規劃草案,報國務院審批。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跨設區的市的城鎮體系規劃報 *** 審批。
第十七條 設市城市 *** 應當將市域城鎮體系規劃草案、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同意后,報 *** 審批;依法須報國務院審批的,經 *** 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報 *** 審批或者審查的城市規劃草案及相關材料,及時送省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征求意見,并提請 *** 組織召開省城市規劃委員會會議對規劃草案進行審查。
第十八條 縣 *** 應當將縣域城鎮體系規劃草案、縣 *** 所在地鎮的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同意后,報設區的市 *** 審批,并報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設區的市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報本級 *** 審批的規劃草案及相關材料,及時送本級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征求意見,并提請本級 *** 組織召開本級城市規劃委員會會議對規劃草案進行審查。
第十九條 市、縣 *** 上報城鎮體系規劃草案、城市總體規劃草案時,應當附具下列材料:
(一)公眾意見、專家評審意見的采納情況及說明;
(二)本級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查意見;
(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審查意見。
第二十條 市、縣 *** 批準近期建設規劃后,應當報城市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二十一條 市、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城市分區規劃草案、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報本級 *** 審批,并附具城市規劃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和專家評審意見、公眾意見的采納情況及說明。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本級 *** 審批后,報審批城市總體規劃的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 市、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城市規劃被批準之日起15日內,向社會公告城市規劃的內容,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
依法需要備案的城市規劃,應當自批準之日起7日內報法定機關備案。
第二十三條 依法設立省級以上開發區或者改變其規劃范圍,應當附具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城市規劃審查意見。
調整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范圍的,有關市、縣 *** 應當提出專題報告,報 *** 批準。調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范圍,應當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四章 城市規劃的實施
第二十四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地方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工程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按照許可的內容進行建設。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提供規劃設計條件,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核發建設工程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符合城市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分管技術的負責人和負責城市規劃行政許可審核的機構主要負責人,應當具有注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負責城市規劃行政許可審查的其他工作人員,應當具備國家和省規定的行政執法資格及崗位執業條件。
第二十六條 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范圍內的建設工程的選址和布局,應當由所在地市、縣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征求公眾意見,并報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方可核發選址意見書;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各類建設工程的規劃審批,實行備案制度。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建設工程的規劃審批,報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的建設工程的規劃審批,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淮南市城鄉規劃條例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科學制定城鄉規劃,加強城鄉規劃管理,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安徽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制定、修改和實施城鄉規劃,以及在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有關人民 *** 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第三條 城鄉規劃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
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并根據工作需要設立派出機構,負責指定區域城鄉規劃管理的具體工作。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縣、區、鄉鎮人民 *** 和國土資源、城鄉建設、房地產管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鄉規劃的有關工作。第四條 市、縣城鄉規劃委員會負責審議、協調本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制定和實施中的重大事項。第五條 市、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省有關規范、標準,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城鄉規劃有關技術規定,報同級人民 *** 批準后實施。第二章 城鄉規劃的制定與修改第六條 市、縣人民 *** 負責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編制計劃,并將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七條 本市城鄉規劃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和審批:
(一)本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 *** 組織編制,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省人民 *** 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
(二)本市城市規劃區內的鎮的總體規劃和鄉規劃、村莊規劃由鎮、鄉人民 *** 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和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查后,報市人民 *** 審批;
(三)縣人民 *** 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縣人民 *** 組織編制,經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報市人民 *** 審批,并報省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備案。縣域內的其他鎮的總體規劃和鄉規劃、村莊規劃由鎮、鄉人民 *** 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后,報縣人民 *** 審批,并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備案。
村莊規劃在報送審批前,應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
規劃編制時應當劃定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藍線、綠線、紫線、黃線等范圍,并制定空間管理措施。第八條 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審批和備案:
(一)市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經市人民 *** 批準后,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人民 *** 備案;
(二)縣人民 *** 所在地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經縣人民 *** 批準后,報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市人民 *** 備案;
(三)其他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 *** 組織編制。隸屬于區的,由區人民 *** 報市人民 *** 審批;隸屬于縣的,報縣人民 *** 審批。第九條 編制城鄉規劃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以上一層級規劃為依據,并與相關規劃相銜接。
編制城鄉規劃應當統一使用國家測繪基準體系的測繪成果。第十條 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編制城鄉規劃的需要,向城鄉規劃組織編制單位提供勘察、測繪、氣象、地震、水文、環境以及地下設施等基礎資料。第十一條 市、縣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鎮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各類專業規劃,經市、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查后,報本級人民 *** 審批。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二條 市人民 *** 應當組織編制八公山、舜耕山、上窯山等風景區的保護規劃。
風景區的核心區內禁止任何項目建設。風景區的保護控制區內確需新建項目的,應當由市人民 *** 組織聽證;市人民 *** 決定建設的,應當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決定。
風景區周邊的建設,應當充分考慮自然山體輪廓線,采取低密度開發模式,嚴格控制建筑高度。
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
a:4:{i:0;a:7:{s:6:"mtitle";s:39:"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詳細信息";s:7:"summary";s:453:"參考價:¥20.00
作者:劉維彬,王玉芬 主編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2月
版 次:1
頁 數:210
字 數:298000
印刷時間:201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叢書名: 全國高等院校城市規劃專業應用型系列規劃教材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30300171";s:8:"art_link";s:0:"";s:8:"ordernum";s:1:"1";s:6:"imgurl";s:0:"";s:8:"filename";s:38:"2017/05/07/20170507102225-fb702169.jpg";s:6:"isCase";i:1;}i:1;a:3:{s:6:"mtitle";s:33:"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目錄";s:7:"summary";s:694:"之一章 城鄉規劃管理概述
1.1 城鄉規劃管理的含義及性質
1.1.1 城鄉規劃管理的含義
1.1.2 城鄉規劃管理的性質
1.2 城鄉規劃管理的內容及特性
1.2.1 城鄉規劃管理的內容
1.2.2 城鄉規劃管理的特性
1.3 城鄉規劃管理系統與環境
1.3.1 城鄉規劃管理的系統構成
1.3.2 城鄉規劃管理的構成要素
1.3.3 城鄉規劃管理環境
1.4 城鄉規劃管理原則與 ***
1.4.1 城鄉規劃管理的原則
1.4.2 城鄉規劃管理的 ***
1.5 城鄉規劃管理決策 ";s:8:"ordernum";s:1:"2";}i:2;a:3:{s:6:"mtitle";s:39:"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內容推薦";s:7:"summary";s:727:"本書以依法行政為核心,立足當前最新的法律法規,將法規文件與管理知識融合貫穿,簡明適用,便于理解學習。本書共九章,內容包括城鄉規劃管理概述、行政管理學與行政法學、城鄉規劃法律法規、城鄉規劃組織編制與審批管理、城鄉規劃實施管理、城鄉規劃行政監督檢查管理,同時也將城鄉規劃行政許可和管理、城鄉規劃檔案管理、城鄉規劃信息管理三章內容編入,使之體系更加完善。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城市規劃、建筑學、工程管理、風景園林、建筑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城鄉規劃管理工作者與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考。";s:8:"ordernum";s:1:"3";}i:3;a:3:{s:6:"mtitle";s:33:"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書評";s:7:"summary";s:156:"讀者評論:是面向工具性的書,一般我都是在做設計的時候查找一些資料的時候才會用上,所以說還是挺有用的。";s:8:"ordernum";s:1:"4";}}
評論已關閉!